从20岁创办属于自己的工作室,到现在将公司经营得井井有条,孔祥鲲已经在传媒影视行业摸爬滚打了6年多。孔祥鲲说,他始终保持着创业的热情,“依托着滨海新区的巨大潜力,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好。”
记者见到孔祥鲲时,他正在浏览一名应试者的简历和作品。随着业务量的增多,公司现有人员已经不够用,而在创办工作室之初,从写脚本、拍摄到后期制作,全部由孔祥鲲一个人来完成。“接第一个活时,由于技术不过关,只能把特效一个一个地试,10分钟的短片我做了15天,每天都坐在电脑前十四五个小时。”孔祥鲲说,这次经历让他认识到,想要获得长远的发展,必须学习技术。
随后,孔祥鲲将工作室正式注册为公司,并前往中国传媒大学进修影视后期包装,还在北京一家影视艺术机构进行了长达一年的培训。北京文化产业的发展程度让孔祥鲲眼界大开,不仅参与了《潜伏》《雪豹》等电视剧宣传片的制作,在5家影视公司的实战经验更是帮他掌握了三维动画、影视广告、企业包装等方面的前沿知识。“虽然北京的文化市场很成熟,但国家对滨海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扶持和新区的发展空间也很吸引我。”。依托公共技术、产品交易等平台建设,新区近两年吸收了从事影视传媒、高性能计算机、信息安全软件、动漫游戏等文化创意企业700余家,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为特色的创意产业群。2010年7月,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在新区中新生态城正式破土动工,孔祥鲲认为天津滨海新区创业的时机已经成熟。
经过一年多的摸索,目前孔祥鲲的一恒影视公司已经在天津小有名气,需要完成的片子排到了明年2月份。一家青岛的公司在看到网站上的作品后主动联系到他,并达成了合作意向。“现在技术不成问题,你看这个片子,里面用到的特效已经非常前沿了。”孔祥鲲说的片子,就是目前正在为新区区委宣传部开展的“滨海精神表述语征集活动”制作的宣传片。
孔祥鲲说,除了联系业务,公司的员工大部分时间都在电脑前剪片子,几乎每天都是凌晨才睡。尽管创业很辛苦,但他们看好滨海新区广阔的发展前景,“去年新区的影视制作公司只有十几家,而今年有不少北京、上海、深圳的公司落户滨海。我预计新区最终能能容纳近千家企业,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