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课程下步有可能实行学分制,学生必须通过创新创业活动中获奖或者是大学期间的社会实践来获得学分。”太原理工大学团委副书记杜华云对大学生创业引入学分制赞许有加,他说,学分制有利于学生按照个性化和能力来自主选择课程,他们有一个设想,在大一新生入学,就开办大学生创业课程。
大学生创业需厚积而薄发
“逐渐完善大学生创业的机制,为同学们创造一个好的创业氛围,这是我们现在急需要做的事情。”太原理工大学团委副书记杜华云坦言,太原理工大学是全省唯一一所“211工程”院校,但在大学生创业方面和全国还有一定距离。坦率地说,太原理工大学大学生创业起步比较晚,近几年一直在做基础性建设,相对而言比较落后。杜华云说,对于大学生创业,学校尽量坚持原来一些好的方面,再在机制上逐步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
现在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以前的大学生或者出去打工或去国企当公务员、当干部,这是大学生通常选择的道路,而现在的大学生面临很大的机遇,因为国家政策扶持创业,使得现在学生的观念有了很大改变。即便不是一出校门就创业,也是在为将来创业打基础。对于这种现状,杜华云说:“学校现在也想通过引入一些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让学生们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逐渐的认识和了解,现在大四学生已经开设了这门课程,我们现在有一个设想,让大一新生一入学,就为自己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逐渐的自我意识到自己将来适应干什么,该干什么。”
学分制促进学校建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服务体系,也有利于构建高校创业教育孵化基地,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创业活动。在创业活动中,一个学生不仅是参与者,也可能是辅导员、组织者和领导者,学生的各种能力在创业社团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为他们将来的创业打好基础。
全校总动员创新创业
“我们现在主要是活跃校园的氛围,希望能把创新的理念、求实的作风深入到学生心目当中去,让他们在学校创新创业氛围里面熏陶。”校团委和科技处共同遴选了一个“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课题”,太原市科技局,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每年有五六十万专项经费,主要是用于本科生、研究生或博士生,做一些创新项目;也可以针对学生的项目,愿意出去创业它也进行扶持。学生处也在学生守则上提出,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获得某项专利、在国家级的竞赛中获奖均予以奖励。
激发大学生创业潜能
大学生创业难,到底难在哪里,杜华云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首先,现在大学生的意识不强,对创业观念没有转变过来,这还需要正面的引导。现在很多的大学生想的是去找个好单位,而对于创业这个意识感觉不是很强烈。其次,是他们还没有真正体验到创业的痛苦、艰辛,和快乐。很多大学生缺少这种经历,在上学期间没有去尝试创业,因此体会不到创业的乐趣,更感受不到创业的艰辛。第三,尽管国家有很多政策,但是能给大学生创业的土壤还是不够肥沃,“能够成功的人毕竟是少数的,现在一些大学生做一些投机的东西,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利润了,大家也都不会去劳神费力了”,杜华云说,就大学生的自身来说,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创业。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让他们有时候显得力不从心,更别说让他们再去创业,做其他东西了。
“大学生创业一直都存在着眼高手低的现象。”
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想法,杜华云说,学校也乐意去帮助创业者,也想过很多办法,但是与大学生实际的创新创业能力还有一些差距。“可能一个非常小的创业,学校没有跟上,配套好;有时候学校想帮助一个有想法的学生,但是学生们的创业计划又出不来,这还需要一段时间,学校要坚持投入,坚持理念,把满足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课程继续开展下去,不断地激发大学生创业潜能,好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潜能才能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