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的高校中,涌现越来越多大学生自办的杂志、报刊,大学生杂志多靠自掏腰包或拉赞助筹得资金。有的自办发行的杂志售价高达25元一本,远远超过社会知名杂志价格,但依然抢手。然而,无刊号缺经费却成为杂志经营的最大难题。
“它提供国内外最新时尚资讯的实地报道,它有驻美国、英国、中国香港的记者和编辑,它就是由一群大学生独立创作的杂志《More!》。”6月16号,一本由广外和华农学生联合创办的杂志面世。
国外资讯也是原创
学生办的不就是油印的粗劣的报刊吗?可捧着《More!》才发现其精致无比:透明胶袋装着16开的双面彩印杂志,随书还赠送原创DV作品。有“大人物”、“大件事”、“大偶像”、“大队伍”、“大世界”、“大镜头”和“我最喜爱”几个栏目。内容包括伦敦时装周的实地报道、新加坡双年展、MoMA-纽约当代艺术中心、还有对广州独立创作出色的在校生专访。
《More!》创办者蓝翔是广外大二的学生,开始只打算做一些艺术创作,用电子杂志作为载体,发布文字、摄影等作品。后来有人建议何不干脆做成纸质呢?他们便决定向高难度挑战,“生活应该是去了解更多的事物,尝试更多的东西。所以,更多更多,就有了More!这名字。”
翻开《More!》,来自大洋彼岸的时尚资讯让人惊艳,难道这些国外资讯也是原创?“不错,《More!》有着驻香港、北京和美英法等地的记者。因为大部分成员是广外校友,现遍布世界各地,就有了驻外记者。其中驻英国剑桥记者还远赴法国巴黎摄影。”蓝翔说,“从计划到发行历时近半年时间,整个杂志社由原先不到10个人的团队发展到分布在各个高校的20多个成员。他们通过网络解决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成员的合作问题。先在大本营广外讨论好整个大纲,再分别和每个驻外编辑各自讨论。希望杂志能给人一种资讯和独立创作又兼具国际化之感。”
让社会听学生声音
事实上,学生自办原创杂志早有先行者,那就是中大的杂志《RICE》。伴随着原创理念的渗透、自由革新的追求以及市场化思想的浸润,像广外华农学生创办的《More!》,广商学生创办的报纸《星期一》逐渐亮相。在美、英等国及港台等地,学生自办原创报刊已经不是新鲜事,而在广州这股风潮也正在慢慢涌起。
“我一直很喜欢港台及外国的杂志,本地杂志的同质化严重、拼凑感很强、缺少精神内涵,让我感觉很失望,于是决定创办自己的杂志。”谈起创办初衷,《RICE》主编中大传播与设计学院的王击凡说。“我们报道的对象不一定是影响深远的名人,但这些人最好有独立创作的故事。”原创是大学生的关键词,当现实和理想不济时,他们通过原创实现自己的梦想。
除了实现原创的梦以外,不想受学校束缚,努力向社会透出大学生的铿锵足音,也是他们创办报纸杂志的潜在动力。“美国哈佛的学生报刊可以骂校长骂教育制度,而我们不行。学生的声音是维持校园有序的重要方面。社会环境越来越开放了,可校园里学生的声音似乎始终没有渠道反馈。我们希望能让社会听听学生的声音。”王击凡说。“公众媒体对大学生的报道是让社会了解大学生,而我们的杂志呈现的是年轻人的观点看世界。”《RICE》甚至尝试,把自己作为将独立创作人和企业联系起来的机构。让一些公司企业从杂志上发掘到独立创作人,从而“把创意变成生意。”
而在广东商学院备受追捧的周报《星期一》也沿袭了这种风格。《星期一》负责人刘金林说,创办周报一方面满足广商学生对校园新闻的需求,因为校内的报刊种类比较少且出刊间隔多是半月一月,时效性较差。此外,校内报刊因为受制于学校,一直很难说出学生的声音。因此周报要求采编成员无论是在新闻点的选取还是在新闻写作手法的运用都要贴近学生。像《广商男生,你为什么还没女朋友》都很受欢迎。“很少人会把校报珍藏起来,多半当废纸用,但《星期一》每次一出大家就蜂拥争抢,很感人。”刘金林说。
发行渠道网络或特色小店销售
由于没有发行刊号,大学生创办的杂志刊物不能公开出售。因此他们通过拉广告赞助、自掏腰包等方式解决资金问题,通过网络支付、小店攻略等方式“发行”;通过网站和名人活动做品牌。个别杂志“销路”奇好,《RICE》25元一本经常“卖”断货,读者遍及香港、珠海、上海等地。
销售很火爆
6月16号创刊的《More!》没有赞助,2万多元的费用全由几个学生分摊,而他们第一期只印1000本,做小量“发行”。《RICE》出版至今,已经有明治雪糕、宝矿力水特等每期不同的赞助商。《星期一》还是以免费赠阅为主的报纸,为了弥补一些印报成本,接受师生们0.5元、1元、5元不等的主动赞助费,其他的费用则靠主办学生自己贴钱以及到附近的餐馆拉赞助而得。
由于没有刊号,一些大学生刊物都是“半地下”的状态发行。《More!》在独立商铺寄卖以及高校预订的方式发行。《RICE》在校园附近的特色小店、咖啡店、具有小资情调的服装店的角落呈现,或者在网上的淘宝店找到踪影。“小杂志挑选小渠道,放在一般报摊可能会被淹没,而通过网络或者特色小店更有销路。”《RICE》主编说。
凭着原创和窄范围传播,《RICE》大学生所办的报刊杂志销售火爆甚至经常断货。“《More!》在宣传阶段,一个星期内已经有了2/5的预订额。发行首日寄卖店铺的售货员说在他们还没把杂志送到店铺之前,已经有不少人来问。”某学生主编介绍。
《RICE》原来定价15元每本,而由于供不应求竟涨到了25元一本。可是销售依然火爆,“第二期已经断货了,现在想买也买不到。”一些学生告诉记者。
学生倒贴钱
可是,与成功感随之而来的,则是刊号和经费带来的困惑。出版至今,有些学生负责人倒贴了共一千多元,而他们每月的生活费也就是五六百。
“我们办报之初没有一分钱启动资金,就想着到时用广告收入来平衡或者支撑大部分印报成本。但实际情况却困难得多,除了第一期和第二期有几百元的广告收入外,其他印报成本都是我们自己消化了。”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印报成本,《星期一》负责人刘金林找过六家印刷厂,跟印刷厂的老板谈了又谈,最后才敲定在印报费用最便宜且报纸纸质又有保证的一间印刷厂印刷。像第一期的广告是游说了附近一家酸菜鱼菜馆得到的赞助,在报上做了整整一个版的软文。目前除了在学校附近拉广告以外,还计划与周边的旅行社、卖英语四六级和公务员考试的书店进行联系。
联系投资商
谈及刊号问题,许多大学生报人都显得着急而迫切。“我们在联系投资商,努力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会咨询有关机构,看有没有机构有兴趣,我们再去联系。因为注册刊号不容易,需要时间,还需要资金等一大堆东西,不是说一两天,有个计划就能解决的,所以我们都是在一些独立的店铺里面售卖。我们觉得要先把杂志做好。”某学生主编说。
老师看法
伍老师赞成学生独立办杂志
曾在媒体工作的广外中文学院的伍老师非常赞成大学生独立办杂志。他觉得这对大学生将来就业很有好处。因为现在很多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专业背景要求不是很高,他们更看重能力,而大学生通过办杂志可以得到各方面的锻炼,获得更多的经验。
伍老师觉得学生杂志能做得那么精致很不容易,他觉得由大学生来办与艺术时尚相关的杂志有一定的优势。因为这一代人都是80后,他们对时尚、对艺术的敏感度和看法与一般时尚杂志是有区别的。大学生的看法有其独特性。一般时尚杂志的记者编辑年龄比他们稍大,他们对新一代人的喜好和对时尚的追求等不一定非常了解。
伍老师觉得大学生杂志的封面封底和其他图片的排版设计都不错,但文字内容较少,比较像画报。他建议照准杂志的品味、质量、读者等方面的定位,有针对性地开拓市场,做出具有独特性、个性的东西。
钟剑茜老师应采取一切方法拿到刊号
而对于刊物无刊号的问题,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钟剑茜老师认为,没有刊号就是非法出版物,应该采取一切方法拿到刊号才能广开销售渠道使杂志得以继续办下去。“根据相关的新闻出版法规,正规的出版物必须有刊号才能够流入市场。现在即便是教师的一些权威的内刊也不能在市场上销售,更何况是大学生办的杂志。没有刊号的报刊容易被某些集团利用,没有国家审批,因此是不允许流通的。”与此同时,在没有刊号的情况下,拉赞助拉广告也是不合法的。这就像两人签订了合同,因为合同是非法的因此是无效的。如果杂志被封的话,作为赞助一方的出资人也会受到连带责任。钟老师认为,虽然刊号的申请审批比较烦杂,但是生活类的杂志的审批还是相对容易。与其要承担被人举报遭受被封的风险,还倒不如看到长远利益,拿到正式刊号,广开销售渠道,使杂志资金更好地运转,杂志发展更有持续性。
大学生报人语录
美国哈佛的学生报刊可以骂校长骂教育制度,而我们不行。学生的声音是维持校园有序的重要方面。社会环境越来越开放了,可校园里学生的声音似乎始终没有渠道反馈。我们希望能让社会听听学生的声音。——中大杂志《RICE》主编王击凡
因为大部分成员是广外外校的中学校友,现遍布世界各地,就有了驻外记者。——广外华农杂志《More!》创办者蓝翔
很少人会把校报珍藏起来,多半当废纸用,但《星期一》每次一出大家就蜂拥争抢,很感人。——广商报纸《星期一》负责人刘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