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从事电子商务6年,一直实名经营电子商务的24岁小伙吴紫光
故事:被骗后认为诚信才能取信客户,利用诚信挣钱发财,建议他人也使用诚信挣钱
吴紫光的网店已经开了六年,他的同学大学毕业开始找工作时,24岁的他已经成为自给自足的老板。吴紫光说,他是趁着电子商务在网民中的风靡,利用诚信捞到了第一桶金。
昨日,吴紫光在电脑前工作
2010年7月1日,《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办法规定,通过网络从事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的自然人,需向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的经营者提出申请,提交姓名和地址等真实身份信息。早已进行过实名登记的吴紫光,感觉这是一次网店经营者诚信的“试金石”。
被骗后认为诚信才能挣钱
2004年,吴紫光18岁,高中毕业,他放弃已经考上的大学,离开内蒙古老家,到外地创业。
吴紫光的第一站选择了成都,“成都生活成本低,又是西南的经济中心。”
找服装货源,拍照,放图,邮寄发货,吴紫光成了多面手。一次上当,让他对网站前途感觉担心,又让他从中找到了诚信的出路。
吴紫光为了及时上货,先给一家网络货源商汇去800元钱,但对方收钱后消失。吴紫光向供货商所在的网络平台询问信息,被告知对方不是实名登记,无法找到。
“骗子怎么会告诉你他是谁?而不告诉你他是谁,你会不会认为他是个骗子?”吴紫光体会到,在不是面对面的网络销售中,卖家的诚信重要,让人相信更重要。
吴紫光除了频繁和客户交流,了解他们对服装款式、颜色、价格的需求外,也为自己的网店办理了实名登记,把自己的真实信息放到网上,为店铺挣信用,“顾客知道确有其人,才会进一步相信你。”
2005年夏天,吴紫光第一次一个月赚了1.6万元。打那以后,吴紫光的店开始走上坡路。
将诚信带到北京
2010年是吴紫光经营网店的第六个年头,他把店铺搬到了北京,“北京客源多,货源多,能接触到各种网络经营的政策信息。”
今年7月,国家工商总局下发意见,称将对网络经营主体开展普查,重点核查网店真实身份。
“我的淘宝店一直是实名制。”和顾客谈生意时,吴紫光会交代自己的店有实名登记。“有任何问题我都跑不了,咱的身份证是备案过的。”他常常和客户这样调侃。
当时“实名制”规定让不少网店经营者担心,工商登记会不会是网店征税的前奏。吴紫光认为“实名制”不会构成任何威胁,“可能会因此砍掉一部分没有登记的商家,真正做生意的店铺不会在意实名”。
吴紫光说,网购获得的商品一旦出现问题,好信用的商家会有良好的售后服务。”如果碰上“黑商”,可以找运营平台的有关部门投诉,“实名”在这种时候才体现出价值。
认为诚信应该升级
吴紫光认为实名登记后,仍然有不诚信的现象。
他说,服装网络销售中的不诚信行为并不少见,比如违规操作刷信用,就是在购物网站中,买卖双方在无实际成交的情况下做出“满意”、“好评”的评价,他们本来做的生意不多,却成为诚信度较高的“钻石卖家”,搞得真正的“钻石卖家”在消费者心中也变得不靠谱。
吴紫光希望网购平台能够建立真实的信用累积制度。吴紫光觉得,电子商务给了年轻人一个创业就业的平等机会,但要在电子商务上挣钱,特别是挣大钱,就必须得诚信”。
■ 提问十二五
Q 现在网店中有不少不正当竞争行为,还有不少商户,在没有交易的情况下,找人违规给自己“满意”的评价,增加自己的信用等级。这方面有什么样的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