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重锦官城”,昨日下午2时,由市委书记刘志庚、市长李毓全率领的东莞党政代表团一下飞机,就马不停蹄地赶赴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花乡考察。 作为成都市城乡统筹综合配套试验的突出代表,三圣花乡迅速从一个传统农业区转变为以服务业为主的特色产业区,农村百姓由此分享到了发展的成果。 刘志庚在考察之后表示,成都市的城乡统筹发展值得东莞学习。 三圣花乡:农村的土地城里人来种 三圣花乡位于成都东南部,原本是一个传统农业区域。 据成都市政府有关人士介绍,300多年来这里一直有种花的传统,但是经济一直没有发展起来。后来成都抓住了城乡统筹发展试验机会,在此地发展第三产业,取得了巨大成功。 三圣花乡的农民们依然集体拥有土地所有权,不同的是,他们是“在自己的土地上帮别人耕种”。城里人希望能够体验农耕生活,农民就在合作社的领导下把土地租赁给城里人。一分地的租金是800元/年,一亩地一年就有8000元,其中2000元交给合作社作运营费用,6000元就成了纯收入。 三圣花乡有关负责人介绍,以前农民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会受到收成及市场价格影响,有时可能一年下来无钱可赚,但是实行这种新模式之后,一亩6000元可以说是旱涝保收。城市的发展成果通过这种双方都乐意的合作方式惠及了农村。 感慨:“有了这块地,城里人就有了牵挂” 村民冯大爷正在田地里劳作,刘志庚上前和他交谈。冯大爷介绍,他家有4亩地,一年的租赁收入就有2万多元。“城里人会不会对种植什么提出要求?”刘志庚问。 “不会,都是让我自己拿主意帮他们种。”冯大爷说,这些地都是他自己一人在管理,而家里的富余劳动力则都在外打工。 随后,刘志庚兴致勃勃地行走在阡陌之间,随处都播放着二胡、古筝等音乐。他说,这一模式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土地,还在于“有了这块地,城里人就有了牵挂”,总要不时过来看看,这就会带动第三产业的消费。农民们把自家房子改造成统一风格的古式建筑,开设餐馆、旅馆、酒吧等当地称为“农家乐”的服务企业,平均一户“农家乐”每年有10万元利润。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三圣花乡不少古式建筑其实是一个个的小型污水处理站,城市污水经过处理可用于农作物灌溉。 刘志庚:成都起码有5方面经验值得学习 在下午举行的座谈会上,刘志庚第一个向成都市委、市政府发问,请对方介绍城乡统筹发展的经验。 成都市常务副市长孙平介绍,原来成都农民的收入水平、可享受的发展成果以及政府公共服务都与城市居民差距很大。该市应对的办法是逐渐把农民聚集起来,增加财政投入建设农村公共设施。成都在农村建立了600个新型社区,即农民集中居住点,入住了42万人。农民的集中为政府公共服务提供了便利,标准化的学校、卫生院和活动设施在农村纷纷建立,城市化以每年2%的速度推进。 刘志庚说,东莞还有40万亩农用地,如何把农业和生态结合起来发展,是很大的课题,成都起码有5个方面经验值得东莞学习。他列举的经验中,第一个就是“城乡统筹发展”,并表示“我对此特别欣赏”。 东莞成都相隔千里 也可以互补合作 在考察中,刘志庚称,成都和东莞虽然相隔千里,但是仍然可以进行互补合作。“你们在资源、市场、人才、教育、科技、文化上有优势,我们在区位、开放度、制造业、市场经济、资金等方面比较好,具有广泛的合作空间。” 东莞要感谢成都 刘志庚还特别对四川、成都表示感谢:“四川有将近100万人在东莞务工,成都占据重要比例,东莞能有今日,离不开四川、成都所作的贡献。” 东莞部分镇试验城乡统筹发展 考察期间,记者采访了东莞市委政研室主任温淦荣。他介绍说,此次西南之行第一站就直奔三圣花乡,可见城乡统筹发展是此行的重要目的。“东莞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在经济转型背景下部分中小企业撤出,农村集体经济收益减少,但是行政上的负担却在增加。” 温淦荣说,西南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经验很成功,东莞此行是希望在这方面得到启发。他介绍,目前在黄江镇已经开始试验建立社区政务服务中心,“政府的归政府”,不再让农村和社区承担行政责任和行政开支,总的方向是“强镇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