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报道形式研究的重要性、必要性。
会议是教育口新闻发布的主要形式,数量多,形式多,主题多,信息多。由于教育的特殊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许多精神一般都以会议或文件的形式进行贯彻和落实。每个阶段的工作推进也大多以会议形式进行。以教委为例,几乎每个星期内都有各种各样的会议。会议的形式多种多样,如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研讨会、座谈会、汇报会、报告会等等。各区县甚至基层职能部门也是如此。这些会议一般都有明确的主题、目的。有时一个会议还包括几个主题。这些会议的信息丰富,有主管部门的重要决策、教育管理、教学改革等措施,也有最新的发布的理论观点及实践经验,最新、最权威的统计数字等。许多可能是第一次公开发表,本身就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
因此可以说,许多会议本身就是重要的消息。
更多的会议是重要的信息源:提供写作素材、线索、动向、问题、介绍相关背景资料。是新闻写作不可或缺的基础之一。
会议报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重视不够。由于过去只强调简单地报道上级精神,会议报道过多过长,写起来样式比较呆板、程式化;领导审查较严;记者写起来不易有新意。因此,一般记者不太重视会议报道的写作,只是能够做到让领导通过就可以了,这样,就使得会议报道几乎千篇一律,记者不爱写,读者不爱读。
研究不够。由于重视不够,自然缺乏应有的研究和探讨。我认为,既然现在还不能说所有的会议报道都取消,且会议报道还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就应该加强对其进行研究,以求能够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会议报道,尽量避免被动地反映式地机械的报道。注重会议报道的新闻性,加强可读性。
写作形式创新不够。由于以上两点,在会议报道的形式上显得不够多样,文采上显得干涩,行文上显得呆板。
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对会议报道这样一种独特的新闻写作样式做一研究分析,以求能够更好地运用这一样式进行报道。
会议报道样式的分类及特点
一、会议报道的分类
会议报道的常用方法有许多种形式,我认为,比较主要的有:常规式会议报道、集散式会议报道、择要式会议报道、改写式会议报道、内涵式会议报道、外联式会议报道、花絮式会议报道、特写式会议报道、评述式会议报道、会议报道的编前和编后话等。下面,分别作一简单分类研究。
二、各类会议报道样式的结构及写作特点
1、常规式会议报道
2、集散式会议报道
所谓集散式会议报道就是将一个会议内容分成几个消息写或把几个会议合并在一篇消息中写。
、“一会多稿”。
例如1998年召开的北京市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就可以派生出质量综合评价稿、基地建设稿、小班额上课等稿。原会议下发的新闻稿是:《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取得明显进展》分三条四个方面罗列了北京素质教育的做法和经验。但这样的稿件像一份总结,几乎不可能作为消息发。后经过研究,把这个会议的内容分成了几块,在《中国教育报》发表了题为:《北京百万小学生使用新的质量综合评价手册》和《集多家优势办教育中心北京教育基地建设形成规模》两篇消息,近期还将对小班办学进行报道。
比如今年科技节开幕式的会议就可以发会议开幕式、金鹏科技奖、科技示范校三篇稿,还可以发一篇金鹏科技团的通讯。
“一会多稿”就是充分挖掘会议中的消息因素,一稿一事,这样的报道内容单一、中心突出,写出后易被采用。
、“多会一稿”。
如教师节期间会议多,内容几乎相同,可以发一个综述稿。
1998年教师节期间,记者参加了由市委、市政府、市教工委、市教委召开的几个会议。9月7日,北京市还组织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和模范教师座谈会模范教师座谈会,9月8日下午北京市委、市政府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教育系统德育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会,教师节期间,市教工委、教委领导徐锡安、袁贵仁慰问知名教师及在边远山区工作的教师等活动。后编写成《北京用多种形式庆祝教师节》一稿。
综合报道会议消息在实际报道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特别在版面不够,但又需要反映一定的广度和面,这样的消息比较实用。
3、择要式会议报道
所谓“择要式会议报道”就是抓住会议中有新闻价值的消息写。
如“北京市委为‘四五运动’平反”是一条获大奖的消息。但这条消息的来源却是从一次会议上得知的。记者没有把这个会议内容全写出来,只抓住了这一人们关注的问题写了几百字的消息,马上被国内和国际上所有通讯社、大报选用。
4、改写式会议报道
所谓“改写式会议报道”是记者不用会议发的新闻通稿,自己选择角度、消息样式来改写。
、“把会议稿改成事件消息写”
如《北京尝试社区教育管理新模式》这篇发在98年9月24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的消息,就是记者参加了一次会议后,没有按照通稿发消息,自己另寻报道由头写成的。朝阳区在8月12日召开了社区启动会,8月31日超大规模学校“东方德才”成立,9月上旬写出这篇社区教育的稿子。最后见报题目是《增强教育自我完善和发展北京尝试社区教育管理新模式》。《北京晚报》第二天进行了报摘。
、“把会议稿变成人物消息写”
如一次参加破格提拔的年轻高级教师颁证会上,发现门头沟大峪中学的一个优秀教师未能出席大会,当记者了解情况时,谈者落泪,听者感慨。记者于是追踪采访,写出一条可读性很强的人物消息。见《北京教育报》《一青年教师病重住院牵动人心众领导同事奔走相助手足情长》的报道。开头是这样一段话:34岁的青年教师蒋根群刚刚被破格评聘为中学高级教师,没有能够亲临会场,接受证书,就被病魔击倒,住进了北京肿瘤医院。在评聘大会场外,门头沟区教育局纪委书记孙玉春同志流着泪水向我们介绍了蒋根群老师的事迹,我们深深地被这件事所感动,随即去蒋根群所住的医院和他所工作的门头沟大峪中学进行了跟踪采访。
然后记述了他带病拼命工作的情景,以及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对他的关心和帮助,还有他现在病情的最新发展。
这样的报道可读性较强,甚至可以连续报道或策划组织相关的活动。
、“把会议稿变成典型经验消息写”
从众多会议材料中选择一个典型来写,照应一下会议。如用在××会议上,记者了解道、记者获悉来引出。例如参加北京市办有特色学校表彰会,专门发一学校经验。像写北京119中实行二级管理的消息就是这样。
、把会议稿写成问题研究消息。
一般是从会议发现一些问题,从中截取一部分内容或进行深入采访,写成研究性报道。如北京日报的一篇关于学生不喜欢分数排队的小调查就是从一次会议文件中挖出来的。
5、内涵式会议报道
所谓“内涵式报道”就是抓住会议的特点写。
比如笔者参加朝阳区一个德育表彰会,为节约会议开支,组织者把德育先进和计划生育先进一起表彰。于是,没有正面写这个会如何如何,而是以这个会为由头,写了一篇精简会议的消息,效果不错。
6、外联式会议报道:
、“利用会议深入采访写出深度报道稿”
比如将要召开的105所基础薄弱校基本达标总结会,除发一个议消息外,又写了一个长篇通讯,《105所基础薄弱校达标纪实》
、向前延伸:“抢在会议开会之前写的稿”。会议召开之前,就根据事先的采访写出有关内容的稿件。比如,在全国创造教育的一次年会上,记者在会议开始前几天积极采访,写成一篇会议稿,在会议当天发表,引起了与会同行的夸赞。
、向后延伸:“把会议内容写成系列报道”比如新华社记者吴锦才在一次听轻工业部部长的报告及新闻发布会后,经过自己思索、分析,竟陆续写出了17篇报道。
7、花絮式会议报道
花絮是指一种短小的、轻松活泼的、有点儿风趣的报道形式。花絮式会议报道就是不正面反映会议,而是抓住会议中的一些有趣的小场景、小事情来写。几乎所有的会议都有这种样式的报道。
8、特写式或现场见闻式会议报道
特写式会议报道,也可以叫现场见闻式会议报道,也叫小特写、现场短新闻等。常见于某些重要会议,如人大、政协开会等某个法规或决定的表决讨论等会议报道中,如每届的人大、政协会议时记者采写的稿件中有不少是这样的形式。
这种报道的特点是记者在现场亲眼所见所闻、抓住最令人激动或感人的情节来写。可读性较强。
9、评述式会议报道
评述式会议报道是把会议消息与新闻评论结合起来。这种样式是以叙述会议事实为主,加上作者对新闻事实的恰到好处的评论。对于一些会议,采取这样的形式进行报道是可以的。
这样的报道要选好题材。最好是贴近读者、读者最关心的。比如,小升初的会议,可以抓住这个议题,进行正面合情合理地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