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对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中,只有22.6%的大学毕业生愿意到农村就业;85%以上希望在城市和沿海地区;对于工作岗位,65%以上的毕业生希望到国家机关、外企和高新技术企业工作。
一面是大量毕业生需要就业,一面却是毕业生不愿意到基层、县城、乡镇、农村、中西部和民营企业去工作,也不愿自己创业。有议论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因为大学毕业生太多了。这个说法其实是一叶障目。发达国家从业人口中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人员为25%以上,而我国仅为5%。显然,今天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难是一种“伪过剩”。
“伪过剩”的后面,凸现的是一系列制度性弊端。比如户籍制度障碍,比如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垄断国企与民营企业的差距。基层、农村、民企本是最需要人才的地方,但因为这些差距,致使毕业生不愿到这些地方工作。大学生不愿自主创业,还折射出创业氛围不断恶化的困境。对民营经济有形的“隐形门槛”还横在那里,一些人嘴里骨子里还是歧视个体、民营企业,将其当成“另类”。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个体户数6年间净减810万户,平均每年减少135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