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建明
1991年,当熊建明放弃蛇口管理局的“铁饭碗”,用四处筹措来的3万块钱创业时,压根没想到自己创办的方大,有朝一日能摘得“建设创新型国家杰出企业”、“最具影响力的深圳知名品牌”、“亚太地区100家最佳管理公司”等荣誉。
“我很荣幸,方大从蛇口诞生到今天在全国的大发展,都遇到了特区建设的黄金时代,应该说没有深圳经济特区的创业土壤和环境,就没有方大的今天。”熊建明接受记者采访时剖析自己的创业历程。
从副处级干部到小老板
1980年,熊建明毕业于江西工学院工民建专业,分配到江西机械设计院工作,“官”至副处级。上世纪80年代末,成立将近10年的深圳经济特区赴南昌招贤,31岁的熊建明被推荐,随后南下深圳,而立之年展开新的人生旅途。在深圳的3年,熊建明任职蛇口管理局主任工程师,负责蛇口建设管理。
1991年,熊建明在蛇口龙电公司担任常务副总经理职务,但痛感创新意识与企业风格格格不入,于是辞职下海,拿着自筹的3万元创办了深圳蛇口方大新材料有限公司,主攻建筑新材料。工科出身的熊建明是典型的知识创业。他手上有6项发明专利,在彩板幕墙和新型彩板门窗产品的制造技术及生产工艺上拥有技术优势。然而,单单依靠知识和技术创新是不能创造财富的。在蛇口后海村的草创年代,熊建明每天都感到生存的艰难:手上没钱、公司缺人、管理缺经验。没有订单的日子,不管风吹日晒,都要与员工一起四处推销自己,每次都要说得口干舌燥,客户也未必放心。这样的苦日子熬了两年,直到一家外资企业办公楼项目交给他做。这第一口饭被熊建明仔仔细细咀嚼了一番,把大楼幕墙铺得板板整整。国家级鉴定顺利过关后,方大跌跌撞撞的日子才算到了头。
上世纪90年代初,内地对彩板幕墙还很陌生。熊建明出于对市场前景的信心,决定集中公司全部力量研发新产品。很快,他的市场洞察力得到印证,彩板幕墙问世不久即获得市场热捧,并被建设部、科技部等认定作为国家小康工程计划推广。
1994年,熊建明已经将方大带进国内行业龙头地位,资产总额、销售额年增100%。昔日的小老板成了业内“一哥”。
借力资本市场实现华丽转身
企业越做越大,熊建明口袋里的钱也越来越不够用。找银行贷款吧,方大的民营企业身份很难说动行长们。到股市融资吧,方大不是国有企业。熊建明为方大上市融资的事伤透脑筋。好在当时深圳经济特区的领导体会到创业企业的艰辛,在多方努力下利用特区立法权,以批准方大发行B股的方式,曲线上市融资。1995年11月,方大B股登陆深交所,成为国内第一家上市的民营企业。1996年4月,方大A股又在业界率先于深交所隆重上市。借助资本的力量,方大如虎添翼,进入业绩高速成长的快车道,创造了年增长率翻倍的奇迹。
2001年,熊建明再次成为资本市场名人。通过在方大集团实施管理层收购,熊建明开启了内地上市公司产权改革的尝试,并以“方大模式”之名,入围当年中国十大并购案,被业界奉为MBO成功案例。实施MBO以后,熊建明麾下的方大解决了股权激励的难题,为企业随后10年的稳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已实现华丽转身的熊建明,仍忘不了当年备受冷遇的过程。例如上市主承销商就换了4家,外资券商嫌方大没名气、规模小,一家外资券商代表甚至让他苦等良久后,拒绝了方大的请求。熊建明说:“从创业到做大,我们没少受人家的白眼,但凭着执着的信念、不屈不挠的拼搏,我们为特区企业赢得了尊严。”
洛杉矶大停电催生国内LED龙头企业
太平洋彼岸突如其来的黑暗,却在几年后带给此岸一片光明。1998年洛杉矶发生的大范围停电事件,成为熊建明进军LED产业的导火线。熊建明当时正在美国考察市场,洛杉矶停电时,他发现许多公共场所亮起LED为城市照明。于是,他把目光投入新型节能幕墙和照明领域。在低碳节能幕墙推向市场后不长时间,方大就利用自己在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设计研发优势,与中科院、南昌大学等机构合作,研究开发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产品延伸至LED行业。
创业20年,熊建明将方大从当初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打造成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从事高技术新材料研究开发和生产经营的企业,他所率先进入的节能幕墙、新建材、地铁屏蔽门和LED产品线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麾下5个子公司全部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每个行业都处于领跑位置,例如节能幕墙拥有100多项专利,占全国专利总额的2/3,主持行业标准编制;地铁屏蔽门专利占全国80%,主持编制国家唯一标准,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LED专利量占全国1/3。
特区企业家的品格
特区30年见证了一批又一批企业家的成长,他们也因特区得天独厚的环境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企业家品格。在熊建明身上,我们能够看到开拓冒险、坚韧不拔、感恩回报的特质。
从1991年到今天,熊建明选择的创业方向均属于新兴行业,属于市场空白,巨资随时可能打水漂。不过,熊建明认准了全球范围的节能低碳大趋势,敢于投入重金冒险,做行业的开拓者。事实证明,他所选择的四大行业今天都已经成了朝阳行业,市场前景广阔。
就像长子势必要承担起家庭的重担,行业的领跑者势必要承担引导和培育市场的责任。熊建明把方大的资源集中投放在核心研发创新而非下游产业链上,放弃了极为诱人的短期暴利,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新行业,与方大一起做大市场“蛋糕”。今天,人们耳熟能详的地铁屏蔽门、幕墙等名称,过去叫法不一,一般称为地铁幕门、帷幕。半导体照明过去被业界称为固态照明。因为方大较早地介入这些行业,并主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这些新称呼后来被固定为专属名词。
承担社会责任是特区企业家品格的共性。熊建明将企业的社会责任分为三层。第一层是做强产业后带给社会的红利,例如地铁屏蔽门的研发生产上,方大的产业链几乎全部集中在深圳,带动了相关的电子元器件、电缆、特种电机等产业的壮大,一年拉动超过百亿元的产值,解决了就业、创造了税收,带旺了区域经济。第二层是通过研发创新,提升民族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打破国外企业垄断,从而整体降低政府采购成本和社会负担,例如节能幕墙推广后,国外品牌产品价格直线下降,改变了市场格局,使内地政府和企业分享创新的成果。第三层则是以各种方式投入社会公益活动。从创业到今天,熊建明带领企业累计投入社会公益方面的资金超过千万元,履行了企业公民的最基本责任。
人物档案
熊建明:“行业领跑者”,是国内专业领域对方大集团的赞誉。它的掌门人,就是熊建明。1991年,34岁的他揣着3万元创办方大,闯入新型建材和新型半导体光电材料领域。借助技术创新和资本市场的运作,熊建明建立起一个横贯国内建筑、照明新材料领域四大产业的创新型企业,成为深圳企业家自主创新领跑者,获得联合国“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全国科技成果大评选中国爱迪生杯金奖,全国科学技术成果生产力转化评价奖,建设部科技成果推广先进工作者,广东省和深圳市科学技术进步奖,深圳市优秀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