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是本,改革是术”,这是中冶集团掌门人杨长恒的名言,他正是凭借着这种精神,把一个负债累累、危机四伏的中冶变成了当今冲向世界500强的企业,以下就是中冶集团掌门人杨长恒的创业故事。
为了实现大型国有企业的战略之本,必须不断创新改革之术,企业才能永葆青春,科学发展。他给中冶集团定下的目标是2010年要跨入世界500强的行列,并且位次不能太低,要在第300位和第400位之间。中冶集团在2005年1000家最大企业集团中排名第25位,比2003年第一次排位提升了10位。在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上的名次是第39位,这个位次比2002年的第55位有了一个很大的跃升。尽管排在前面的都是石油、电力、金融等具有国家垄断性质的企业,越往前走困难越大,每提升一个位次都要跨越一座大山,但杨长恒却是信心和底气十足。因为经过1999年开始的长达6年的艰苦奋斗,中冶集团已经开始了由平移延伸式发展向创新提升式发展的战略转型,企业已经积蓄了足够的能量和爆发力,企业的发展基础与6年前相比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冶集团的发展已非一般规模性的爆发式增长。在杨长恒看来,他现在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之下亮出一面旗帜,鼓舞和激励所有中冶人奋发向前,向更高的目标和追求发起冲击,而不是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这就是挺进世界500强,把中冶集团建设成为世界级的跨国公司。但与其说这是一种目标,不如说是一种对企业持续发展的激励。
从内因找国企竞争力
1998年底,曾任上海宝钢副董事长、冶金部宝钢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的杨长恒被组织上派到中冶集团担纲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当时的中冶集团可谓危机四伏,企业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和社会负担,每年要拿出30多亿元才能维持正常运转,仅1998年当年就亏损1.2亿元。此前,曾发生多起因拖欠工资而引发的职工群体上访、闹事事件,使中冶集团成了一个令各方面望而生畏的“火药库”。至今杨长恒都记得领导找他谈话时说的那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