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造血机能不足的小岗村来说,打开小岗人的思路最关键,而大学生当农民创业的精神对小岗人的触动就显得十分重要
薄雾的早晨,安徽凤阳小岗村西头新建起来的稻草棚子里,在整齐排放着的七层培育土层上,密密麻麻长满了白色蘑菇。昏暗而狭窄的大棚中,苗娟和父亲以及几个农民正忙着采摘蘑菇。
身形苗条的苗娟搬着一筐新采的蘑菇走进大棚旁的简易窝棚,30多斤重的大筐在她臂弯里并不显得沉重。她捋了捋染成棕黄色的头发,随手拿起一朵蘑菇,笑盈盈地对记者说:“你看,吸满了水分的蘑菇特喜人吧,现在能卖两块五一斤,昨天卖了4000多元,现在三个棚已经卖了一万五了。”
21岁的苗娟是安徽科技学院生物学院微生物专业的大四学生,6个月前,她和同学周盘龙、王中华把户口从学校所在的凤阳县迁到了小岗村,建起了九个大棚培育双孢蘑菇,做起了“新农民”。如今,他们的蘑菇正值第一轮采摘期。
“在其他毕业生忙着找工作的时候,他们三个人已经开始收获了。”安徽科技学院党委书记汪元宏对学生们“当农民”的创业方式十分肯定。
而积极促成大学生落户的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则有着自己的打算:“我想借此来激活小岗村人,期待改变小岗村的现状。”
曾以“大包干”闻名的安徽凤阳小岗村,这些年一直在寻找致富的出路,却屡屡碰壁。28年前“大包干”的带头人之一严俊昌认为,大学生落户到小岗村创业,是当年“大包干”精神的延续。
到农村去创业
2006年春天,安徽科技学院下属食用菌研究所所长华奇带着学生去凤阳县城东的蘑菇大棚参观,大棚里繁星一般的白色蘑菇深深吸引了学生们。
苗娟和她的室友周盘龙也在其中。她们俩当时就想,要是能在学校院子里种一些蘑菇,既可以学习种植技术,也可以有一些收入。回到学校,她们和学习市场营销的同学王中华聊起种蘑菇的想法,他也十分感兴趣。
几天后,几个大学生联系上了城东蘑菇大棚的负责人张超。张超原是凤阳县组织部的干部,下派到城东任党支部书记。2004年,他用自己下派时带的4万元项目资金建起了蘑菇大棚。
听到学生们愿意种植蘑菇,张超很高兴,但认为种在校园里成本太高,而且校园人多不利于蘑菇生长。
一天,学生们接到张超的电话,问他们愿不愿意到小岗村去干。原来,张超和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说起这事,正在思考小岗村如何发展的沈浩当即表态,只要大学生来,小岗将提供最大的支持。
4月底,小岗村的优惠政策出来了:种植双孢蘑菇可获得每个大棚一万元的无息贷款和6500元补贴。但是因为小岗村生产发展基金必须用于本村发展,只有本村村民才能享受,因此条件只有一个---大学生们要把户口迁到小岗村来。
堂堂大学生要做农民?苗娟他们遭到了父母的极力反对。
苗娟家在比较富裕的淮北市农村,为了能落户小岗村创业,她先斩后奏,直到贷款和土地到位、棚子都搭了一半才告诉家里。最后父母决定过来帮女儿。来自安庆开发区的王中华,他的城市户口是父母贷款买的,如今又要转到农村,父母不能接受。但王中华认准了养蘑菇,死缠软磨,父母最终默许了他的想法。
“学生到农村去创业是一个方向,因此我们在制度、技术和生活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就户口问题,如果创业失败还可以迁回来。”汪元宏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是创业能力低,而通过“等、靠、要”依赖政府解决就业是不可取的。
据悉,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同比增幅达19.9%。
而安徽科技学院就业办主任曾献功提供的数字显示:截至2006年10月,学校2006年的1881名毕业生到基层单位就业的共有1240人,主要是农村中小学、地方私营企业、三资企业,此外,还有20人在类似西部计划的安徽基层计划中就业。基层单位是就业主力。
[FS: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