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不起水电费,午餐就是啃馒头,吃咸菜。即使这样,他们也从没有放弃过,还劲头十足地参加SYB培训,并用所学的知识规范和治理公司。戴丛磊、林耿秋这群“80后”青年在创办“八零年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后,既经历了创业初期的迷茫和艰辛,也感受到科学规划、专业知识会给创业者命运带来多么大的改变。
2006年,团深圳市委全面推行青年创业行动,戴丛磊、林耿秋成为团市委开办SYB培训班的首批学员。在团市委的帮助下,他们不断克服困难,引入风险投资,使企业摆脱困境进入发展快车道。公司创建的商务休闲综合门户网站《宝安人生活网》,已发展会员5万多,在当地产生了广泛影响。回想艰难的创业过程,戴丛磊感叹道:“创业初期,特别渴望有人来指导我们渡过困惑期走向成熟,SYB正扮演了这一角色。”
深圳是全国最年轻、最活跃的移民城市,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广大青年创业的热土。团深圳市委书记张文说,“鼓励青年创业,不仅有利于拓宽青年的就业门路,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而且有利于实现青年的人生价值,在全社会形成创新、创业氛围,推动城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在社会转型期,团组织正是承担着这样一种历史责任,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自主创业,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实现梦想。
激发创业热情从改变观念开始
实现全民创业,应从青年创业抓起;引导青年创业,重在树立自主创新意识。早在2002年,面对青年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趋势,团市委联合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探索实施“深圳青年创业行动计划”。
此前当地一项调查显示,72%的被访青年“有或者曾经有创业意愿”,当问到“促使你创业的原因时”,17%的青年表示迫于“就业压力”,34%的青年是为了“赚钱谋生”,只有26%的青年明确表示,是想“实现个人价值或干一番自己的事业”。这说明,虽然深圳青年创业的意愿比较强烈,但多数创业动机属于被动式。
据此,团深圳市委确定“青年创业,观念先行”的思路,帮助青年增强创业的紧迫感和自觉性,使自主创业成为青年的共识。
2006年3月5日,“深圳青年创业大讲堂”正式开讲。台下,福田区600名青年聆听了高级职业指导师关于创业人生和创业环境的主题报告。“活下去是硬道理。在社会的变革中,学会掌握自己的命运”,“青春我做主,创业人生路”,字字句句,印在每个在场青年的心坎上。一名失业青年说:“走进‘大讲堂’,像是一把金钥匙打开了封存多年的心头锁。我还年轻,有无穷的活力,身边有很多商机只是以前没有看到。”
这名失业青年决心开办一个经济、实惠的打工族餐厅,他这样描绘未来5年的设想:短期内摆脱自己的经济困境,保证个人和家庭生活不欠账,在经济收入负数的基础上争取变成正数。3年内继续营业餐厅,雇员争取在4人以上,将家人的月均400元生活支出,提高到550元。4年头上国家免收营业、城市维护建设费的期限已到,将遵纪守法纳税,绝不拖欠一分一毫。4~5年内,存入银行10万元,完成孩子的大学学业。
听到他朴实无华的想法,主持“大讲堂”的团市委组宣部部长李忠开心地笑了,青年们观念的改变,将使他们的命运随之改变。李忠认为,在深圳立志创业的青年大致分为3类:一是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树立创业目标,通过创业为自己和他人创造创业机会;二是暂时失去工作的青年,重新设计职业人生的路程,通过创业走出逆境;三是从全国各地到深圳谋求发展的青年,通过创业成为这座年轻城市的主人。“无论哪类青年进行创业,首先要具备创业的冲动、激情和斗志,这也是开办‘深圳青年创业大讲堂’的目的所在”李忠说。
“大讲堂”就这样红红火火地开起来了。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团市委联合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成48人的创业导师团队,深入到社区、学校、大型厂区巡回演讲,所到之处,场场爆棚,深受青年欢迎。至今,“深圳青年创业大讲堂”已举办45场,有1.4万余人聆听讲座,参与现场互动。许多青年表示,创业的欲望更强烈了,方向更明确了,技能更全面了。
在此基础上,团市委及各级团委通过举办青年创业动员会、创业事迹报告会、创业论坛、“力劲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评选青年创业典型等做法,营造青年创业的文化氛围,增强青年自主创业的信心和决心。团市委在青年人中开展的青年创业行动,使数以千计的深圳青年实现了创业梦想,越来越多的青年尝到创业的甜头。
在这里,我掌握了如何创办一个小企业的全部技巧
虽然很多青年人具有创业热情,但并非每个人都适合创业。相关调查表明,九成多的人想当老板,然而真正可以成为创业者的,是青年中的少数。
团深圳市委在推进青年创业计划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理性。他们从众多的报名者中,筛选出173名具有创业潜能和创业基础的青年,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封闭式SYB培训班。通过实施创业意识、创业计划培训,全面掌握创办企业的运作程序,了解新创立企业的法律环境和责任,熟悉创办企业的各个环节和步骤,使其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创业要领和创业经验。对所有参与培训的青年不收取任何培训费用。
接受SYB培训,要经过一个重要“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