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海淀区的一个胡同里有一家小店,无论是夏天还是冬日的午后,门口的木桌木凳上都会聚集着三五成群的男女,一杯清茶或读书看报或海阔聊天,甚至还听说有人看中这里的超强人气要租下这个胡同里的其他店面开做酒吧...
在北京海淀区的一个胡同里有一家小店,无论是夏天还是冬日的午后,门口的木桌木凳上都会聚集着三五成群的男女,一杯清茶或读书看报或海阔聊天,甚至还听说有人看中这里的超强人气要租下这个胡同里的其他店面开做酒吧、茶馆来分上一杯羹了。走进店内,编导不禁疑惑,这不就是一家服装店嘛,怎么能够长年吸引这么多人呢? 那时候,他们刚刚大学毕业来到北京,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把店开起来了。因为是刚刚结婚,所以他们决定把小店打造成他们在北京的家,让来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能找到喜欢的衣服,感觉到这里的温馨。然而,事实并不像他他们想象得那么顺利。 拉不开面子跟顾客交流是夫妻俩遇到的第一个问题,随之而来他们也尝到了冲动开店的带来的后果,毕竟地理位置太偏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小店的生意。怎么办?对于那些繁华地段的商铺夫妻俩没有太多资金去拥有,用小店女主人的话说,那只能是宽容待人,让顾客慢慢去接受;于己严格,迅速学习服装知识。 也就在学习中,俩人不知不觉熬过了半年的市场培育期。怀着一种被认可的感动,夫妻俩决定继续完善当初对于小店的“家”的定位。既然是家就应该让顾客时时处处感觉到温暖,于是细心的珊儿决定从最小的地方做起。每天小店关门后,夫妻俩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裁剪衣服的标价签,因为它们是顾客观察一件衣服时必须要看的地方。 珊儿说,休闲款的衣服或许能让忙碌的人们获得身体上的放松,而心形的价格签则在拉进小店与顾客距离方面或多或少地起着作用。 不难看出,夫妻俩是在用心地经营着小店,因为他们认为小店就是他们在北京躲避风雨的港湾。那怎么让顾客在危难之时也能想起这个港湾呢?夫妻俩决定进一步推出温暖举措——幸福伞,让那些雨天或雪天没有带雨具的顾客也能头顶一方晴空回到家中。这种情感的
投资使很多路过小店的人很快记住了这里。 真正的温暖、真正的家就应该宽容地,经营的时间久了,经常会遇到一些女顾客试穿衣服时犹豫不决不知道到底该不该买,于是,小店里又出现了一个温暖的订货架。 一转眼一年时间过去了,人们渐渐知道在羊坊店胡同口有一家静静的小店除了卖一些休闲服饰之外,还在向人们传递着一种温暖、一种关怀。不知道是从哪天起,一位顾客把自己对小店的感激写成纸条留在了这里,渐渐地,纸条越积越多,于是夫妻俩就专门开辟一个留言栏,应小店的名字取名幸福栏,人们可以在这里表达一切对于幸福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