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家乡有一座桥,老百姓叫它“和尚桥”。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家人靠水而居,孩子不满周岁的时候,男人病死了,年轻寡妇带着儿子艰难度日。为了儿子不受委屈,寡妇没有再嫁,母子相依为命。守寡几年之后,年轻的女人终于耐不住寂寞,与河对岸破庙里的一个和尚有了私情,总是在夜半悄悄趟河。这私情竟然缠缠绵绵地延续了几十年。儿子不负母亲的期望,金榜题名做了官,他体谅母亲半夜趟水的辛苦,命人在河上修了这座桥。
后来,母亲死了,安葬完母亲。他立即命人杀了那和尚。后人为了纪念这个孝子,在这座桥上写了一副对子:
修石桥为母行孝
杀和尚替父申冤
讲故事的人显然是把那孝子当成有情有义,忠孝两全的楷模来传颂,可我总是觉得味道不对,不知道这个饱读诗书的儿子凭什麽杀和尚。母亲显然不会赞成儿子杀自己的情人;父亲早已撇下孤儿寡母西去,好象也并没有权利仇恨和尚。那麽,杀和尚其实是儿子自己的意愿了。
我真不明白,儿子成才之后为什麽要来干涉母亲的私事,难道,做了母亲便不能做女人,二十几岁就要把青春埋葬掉?
面对上辈人,最大的孝心莫过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