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怀激情回国创业,却因为对国内市场水土不服而“折戟”,这时候新创业的“海归”最希望有经验的人拉一把。不仅在资本上,更在创业具体实践中。
海邦人才基金成立的初衷就是如此。如今,包括一名海外科学院院士、9名“国家千人计划”获得者在内的10多名“新海归”,在“老海归”们的帮带下迅速成长,其中2家所创企业还计划下半年申报上市。
范渊是海邦人才基金第一笔投资的获得者。这位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的“新海归”,主要
研究在线安全、数据库安全和审计。2007年,范渊看准国内市场契机,回杭创办了杭州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对于创业者,资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我们的创业起步阶段,面临着资金不足的发展瓶颈,基金既化解了燃眉之急,又带来了企业管理等方面的资源扶持。”范渊说,虽说获得支持额度并不大,但是雪中送炭。现在企业自身的“造血”机制已经步入正轨,去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000多万元,他本人还入选中央“千人计划”。
海归精英“抱团”帮扶新海归,实现双方和谐共赢,成为推动创业创新的不竭动力。“我们为新成立的海归企业配备了一名‘导师’,提供技术引进、人才推荐、行业资源嫁接整合、市场开拓以及政府资源对接等各类增值服务,为企业量身打造合适的服务和发展环境。”海邦人才基金负责人说。
截止至去年底,海邦人才基金共接收项目商业计划书超过400份,备案及实地考察项目300多个,已投资项目12个,投资金额1.7亿元,同时吸引社会资本跟进投资3亿元。该负责人表示,海邦基金准备投资的海归企业,主要在信息产业、生物科技、物联网、新能源等领域,与国内目前大多私募、风投在企业已经发展起来后才介入不同,他们愿意在企业初创期或较早期即投入,让人才和企业共同成长。
除了指导新海归创业,海邦人才基金还扮演着“红娘”的角色。“让老海归去牵线搭桥,通过各类引才渠道主动与众多海外高层次人才、行业专家建立联系沟通,动员他们回国创新创业。”去年在美国举办的浙江民营资本与海外人才智力对接活动期间,得知国际知名量化投资专家朱晓康博士想回国发展后,基金会成员马上登门拜访,双方恳谈至深夜,并明确了初步投资意向。随后,基金会积极配合其团队调研杭州的创业环境,并最终确定落户省海创园。目前,公司核心团队已陆续从海外来到杭州,研发工作迅速推进,预计第一款量化金融工具软件于今年7月份面世,并与博时基金、东方证券、兴业证券初步达成委托开发量化金融软件的意向协议。据初步统计,海邦人才基金已成功引进30多个优秀项目落户杭州。
在老海归“传帮带”的作用下,新海归的创业梦想成为现实,海邦人才基金各项业务也全面快速展开。目前,一期2亿元投资将于近期全部完成,二期基金募集工作已经正式启动,拟定规模4亿元。此外,今年基金还计划将受理范围从杭州、宁波延伸至嘉兴、湖州、绍兴等地,使扶持触角全面覆盖省内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业重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