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军队转业干部、山东省龙口市磊鑫石材厂厂长梁兆前,就是创造这个奇迹的人。他凭着军人的气魄和胆识,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迎难而上,实现了转岗自救和二次创业,谱写了一曲奋斗之歌。
“再苦再难也不能给组织添麻烦”
1987年,在部队摸爬滚打了11年的梁兆前转业回到家乡,被安排在龙口市家具厂担任供应科长。在这个岗位上,他干了6年,“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等奖状挂了满墙。
1994年,家具厂由于管理和经营不善,倒闭了,梁兆前和其他职工一道下了岗。
“唉,那时真难啊!”回忆当年,梁兆前颇有些伤感。那时,他每天都在想着如何把家里几口人的一日三餐对付过去。妻子3年前就下了岗,父母年迈多病,孩子上学还得花钱,全家生活的重担压在他一人肩上。
不少下岗工友找上门来,希望梁兆前牵头出面找政府重新安排工作。可他却说:“我是受党教育多年的军队转业干部,再苦再难也不能给组织添麻烦。咱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开创一片新天地。”
1995年春节刚过,梁兆前便开始了自己的二次创业。他揣着从亲戚那里东借西凑的8000元钱,在龙口市租了一间不足30平方米的门面,开了一家经营轮船和拖拉机配件的商店。没多久,由于配件价格合理、质量过硬,加上服务周到,“老梁配件商店”就得到了众多客户的认可和好评,当年赚了2万多元。
第二年,梁兆前把商店交给妻子经营,自己又跑起了长途运输,一年下来又有5万元收入。有了积蓄,生活也改善了,梁兆前不但坚定了转岗自救的信心,还把目光瞄向了更为广阔的市场。
“商场如战场,抓住了商机就能获胜”
“老梁,你现在手头有钱了,何不开个石材厂把‘蛋糕’做得再大一些。”一次,一个老客户半开玩笑的话,引起了梁兆前的兴趣。他一打听,原来石材生意是龙口市重点扶持的行业,有免税等优惠政策,而且当地资源丰富,市场缺口大,产品常常供不应求。
这是一个难得的商机!1999年初,梁兆前自筹资金40多万元,租了8亩山地,建起了磊鑫石材厂,从立项投资到投产仅用了不到3个月的时间。
刚开始,梁兆前既做老板,又当工人,常常是白天搬石头干体力活,晚上挑灯夜读学技术,有时还要翻山越岭走上十几里山路,到别的石材厂打下手学技术。开工一个月,梁兆前瘦了30多斤。然而,由于缺少销售渠道,生产出来的产品没人买,成批积压在仓库里。
请师傅要花钱,买石头要花钱,工人要发工资,借钱给他的亲戚们也来要债。梁兆前犯了难,他心一横,带上石材样品和一袋子烧饼、咸菜登上了开往东北的火车。在东北,他一个市场接一个市场去跑,最终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青睐,打开了东北市场。
回来后,梁兆前又是看书又是试验,自己动手对设备进行技术更新,降低了产品的成本。同时,在选材、切割、细磨、精切等每一道工序上,他严把质量关,不让一件残次品出厂。几年下来,磊鑫石材厂的规模扩大了5倍,年销售收入400多万元,年上缴税金近10万元。
“商场如战场,抓住了商机就能获胜。”回顾过去,梁兆前讲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共产党员的责任是让更多的人过上幸福生活”
“梁厂长是个大好人。”磊鑫石材厂工人李作旺常常这样夸赞梁兆前。有一次,由于操作不慎,李作旺被石头崩伤了眼睛,梁兆前带他到全国著名的眼科医院就诊,光医疗费就付了5万多元,还给了一笔钱让他回家养伤。
和李作旺一样,磊鑫石材厂的工人提起梁兆前,都会竖起大拇指。平时,谁有个头疼脑热,梁兆前都要催促他们去医院看病;工资按月足额发放不说,逢年过节他还带着慰问品到工人家里走访;谁家里有困难,他总会慷慨解囊。如今,梁兆前不仅安置了54名下岗职工和附近的农民到自己的石材厂工作,还为每一名工人缴纳保险金,使他们的生活有了保障,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
梁兆前还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家乡建设铁路,他捐款1万元;发展教育事业,他捐款2万元,还赠送了电脑、图书和学习用品。
然而,梁兆前对自己却很“抠门”,始终保持在部队养成的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从不乱花一分钱。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赞誉,梁兆前十分平静:“一人富不叫富,共产党员的责任是让更多的人过上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