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科技学院王中华等三位大四学生顶着压力,毅然把户口迁到凤阳县小岗村开展创业活动。人们在赞许他们敢闯敢干精神的同时,也在思考着大学生到农村创业这一新生事物的深层意义与启示。
大学生农村创业启示录
安徽科技学院党委书记 汪元宏
•启示一:成为新农村建设有生力量
有利于发展农业和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奠定村级组织建设的人才基础
以创业促就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大学生尤其是农科大学生到农村创业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和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促进新农村建设。王中华等三位同学,其中两人是学生物技术的,一人是学市场营销的,他们到小岗村从事双孢菇生产,有利于发挥他们各自的专长,促进科技与生产、生产与市场的结合,为成功创业奠定了知识基础。由于他们懂技术、善经营,双孢菇生产项目当年就基本收回投资成本,这对当地农民的触动是空前的,产生了显著的示范作用。当年小岗村有7户农民加入双孢蘑菇生产,今年又有20多户农民要求加入村里新成立的食用菌生产合作社。实践证明,大学生到农村创业能带动农村产业,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而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也为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奠定了人才基础。目前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最缺的就是高素质人才,而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带来了新生力量。王中华等三位同学落户小岗村创业,以其行动与业绩很快赢得了村民的信任,他们现已被推选为村委会副主任。大学生当村官对改善村级班子结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大学生通过落户农村创业被推选为村干部又比直接选派大学生到村任职更胜一筹。
从表面上看,目前大学生就业难是由于毕业生人数急剧增长所致,但一个重要的深层次原因是创业不足。民革上海市委的调查显示:毕业生选择创业的比例不到总数的1%,而发达国家一般占20%至30%。上世纪80年代,美国大批学生到硅谷创业,不仅有力地刺激了美国经济发也大大促进了就业。
事实证明,没有创业,难有就业。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提高,将有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就业压力将不断加大,单纯依赖政府解决就业问题是不可能的。大学生到农村创业,无疑是解决就业难的一个有效途径,以创业促就业,充分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启示二:重视农业人才及创业教育
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与能力
立足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应用型人才
应大力扶持到基层创业的学生
“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瓶颈”。解决它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农业科技和培养农科类人才。
在农科类人才培养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下,我校为办好农科类专业,作了如下一些尝试:坚持开设了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园艺、农村区域发展等十几个农科类专业,农科类专业学生约占在校生总数的1/3。此外,还开设了生物技术、中药学、园林工程等多个涉农专业。同时在人才培养方向上,立足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有作为”的应用型农业科技人才。为提升毕业生的实践动手技能,我校构建了校内校外“双基地”实践教学体系,在校外挂牌建立了18个教学实习基地,在校内投资1000多万元建起了由植物、动物、食品加工科技园为主体的生产实习基地。
此外,高校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与能力。几年前大学生创业曾一度“红火”,但如今大学生选择创业的比例极小。有专家指出:“大学生创业有梦想、有激情,然而真正能够生存下去,稳定经营,持续发展都异常艰难、曲折。
其中原因复杂,但创业者缺乏必要的能力和相应的经营管理知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常见的情况是:当一些大学生满怀激情地走上创业之路后,才发现自己缺乏必要知识、技能以及足够的心理准备。这种一腔热血和无所适从的矛盾是造成创业失败的重要原因。而这恰恰折射出高校创业教育的缺位。王中华等三位同学之所以敢于到农村创业,并取得初步成功,与学校长期以来着力打造“基础理论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安心从基层做起,能够吃苦耐劳,乐于敬业、敢于创业”的人才培养特色有密切关系。
而走上创业之路的大学生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学校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帮助到基层创业的大学生,一是在制度安排上予以支持,如在授课、考试、实习以及休学创业等方面提供便利,使学生能妥善解决学业与创业的矛盾。二是在技术上给予必要的扶持。为使到小岗村创业的同学取得成功,学校食用菌研究所所长何华奇教授成为他们的技术顾问,为他们成功创业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启示三:构建农村创业长效机制
鼓励学生报考农科类专业
搭建资金及宽松的政策平台
打通农科类毕业生到农村就业通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本在农业,出路在科技,关键在人才。如果我们不能建立起能够有效地为农村培养和输送人才的制度和机制,那么新农村建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政府要支持高校办好农科类专业。采取倾斜政策加大投入,防止农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弱化。
针对高校农科专业优质生源不足现象,可通过提高农科类专业学生的奖助学金以及降低农科类专业的学费乃至免除学费等措施吸引优秀学生报考农科类专业。
政府应加快完善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制度与机制。一要积极搭建资金平台,如运用政府贴息的方式,引导银行发放一定额度的创业贷款,建立创业基金等。二要打造宽松的政策平台,主要是要有灵活的进入与退出机制,既允许大学生将户口迁到农村创业,也允许创业的大学生在重新就业时把户口迁回来,形成能进能出的机制。三要制定和完善有关创业税费减免政策法规。四要为到农村创业的大学生的社会保险制定必要的优惠政策。
同时,要努力打通农科类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畅通渠道。借鉴和推广北京市等地实施大学生村官工程的做法,制定有关政策,直接从高校选拔优秀农科类大学毕业生到行政村任职。目前有的省市采取选派青年干部到村挂职的方式来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选派难、专业不对口、不易进入角色、作用发挥不理想、成本投入大的问题,如能把这些精力和经费用于选派优秀农科类大学生充实村级基层干部,则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子声音】
勇于创业,理解创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曹晓东
作为大学生,首先要有创业精神,并努力把创业想法付诸实施。但大学生创业切忌盲目,要有切实可行的创业计划,不断拓宽创业思路。
第二,学校应该积极开展创业教育,设立一些创业课程,引导大学生把创业作为今后就业的一种途径,为大学生今后的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社会应充分理解和支持大学生创业。目前政府虽提出了一些扶持政策,但有些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变了样,尤其是在融资渠道和税收优惠等关系大学生创业的关键问题上。还有些人甚至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投去不理解、不信任的目光,无形中增加了大学生的创业压力和阻力。毕竟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对于大学生进行创业是十分重要的。
人生价值实现是多元的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徐辉
一个乡镇企业的负责人曾对我说,他们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人才问题,一些急需的人才比如翻译人才都不愿到乡镇企业来。小岗村大学生村民的报道,让那些乡镇企业看到了希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会奔向基层。
只要细细分析,我们会发现大学生的就业难只是相对而言,难在大城市、发达地区,而广大的西部地区和农村却极缺人才。安徽科技学院的三名同学,能摆脱社会偏见,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在农村创业,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务实意识、独立精神和敢作敢为的勇气,同时也说明,行行出状元,人生的价值实现方式是多元的。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愿意到西部、农村去实现他们的抱负和理想。
去农村播撒知识和希望
■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 张鹏
看到苗娟、周盘龙和王中华扎根农村创业的事迹,我感触颇深。他们为当代大学生树立了榜样。从事IT、做传媒是创业,苗娟他们利用自己的知识在基层扎根,进行科学农作更是一种创业。祖国的西部大开发等着我们去施展才华,构建和谐社会更需要我们在基层作贡献。就如徐本禹来到了岩洞小学支教,给孩子们带去了知识,带去了希望,心里才会有幸福感。
“基层为民”的就业观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张玉秀
大学生村官、西部就业、小岗村的大学生村民等一系列事件,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大学生就业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转变。大学毕业生去农村自主创业,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带去了人力资源和发展动力。但一些大学生之所以缺乏去基层、西部和自主创业的决心,最根本的还在于就业观念的转变,大学生应由传统的“高薪高职”转变成任何岗位都有利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就业观。此外,政府优惠政策、社会的有利环境、家长的理解支持、社区融合等因素也至关重要,只有多方联手,才有利于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的“基层为民”思想。
【专家评说】
转变观念天地宽
■西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 张国林
从表面上看,三位安徽科技学院同学是与他们心爱的双孢菇结下了不解之缘,实际上,他们通过种植蘑菇给人生准确定位,也实现了自己的创业理想和人生价值。他们不畏艰辛、积极进取的精神,为当代大学生树立了榜样。
这三位同学的创业行为,有两点值得广大学生学习。一是要树立敢于创业的观念。三位同学通过实习实践发现创业机会,产生创业激情,并付诸创业行动,这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是十分宝贵的素质。大学毕业即创业,这既需要大学期间知识、能力的积累,更需要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精神涵养,在人生的创业阶段,没有勇气和胆量,抛不开世俗和偏见,迈开创业的第一步是不可能的。
二是要转变就业观念。扩大高校招生规模是提高全民族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的必要之举,而就业压力增大同样也是不容回避的现实。很多同学之所以出现毕业就失业的现象,与就业观念有很大关系。很多学生的就业目标仍然锁定在大城市和大单位,而广大农村和基层却依然喊“渴”,这也形成了就业上的“剪刀差”。转变观念天地宽,事业就在天地间。从底层做起,从基层做起。越是基层,越有广阔的舞台。
用知识改造农村
■全国高等学校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 曹殊
2006年12月14日我专门到了小岗村,见到了安徽科技学院的三位创业大学生,目睹了他们的菇棚和正在生长的白花花的双孢菇后,感慨万分。
和他们相仿的年龄,自1967年起,我曾经在农村劳动生活过十年,1977年高考后离开。当时的我和苗娟、王中华、周盘龙同学相比较,最大的区别在于到农村去的思想动机的不同。他们是有志于新农村建设的大学生,他们用知识在农村施展青春才华,艰苦创业,带动了缺乏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小岗村农民一起致富。另外的区别在于,他们今天到农村去是自愿的,是去追求他们的理想、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
大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进行创业,不仅可以在工业(二产)、服务业(三产),同样可以在农业(一产)———这片广阔天地中有所作为。我被他们感动、更为他们骄傲。
自觉参与新农村建设
■浙江林学院党委书记 陈敬佑
三位大学生跳出“农门”后又“主动”进了“农门”。他们到安徽小岗村,不怕吃苦勇于奉献,做起了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这是当代大学生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真实写照,也为当代大学生如何选择就业方向树立了一个坐标。
积极鼓励当代大学生,到农村到基层去就业,找到自己发展的舞台,已经成为高校、尤其是农林类高校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
随着高校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许多毕业生定位准确,专业基础扎实,创新实践能力强,乐于到农村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近年来,浙江林学院每年都有一大批优秀的毕业生前往基层和农村就业,并迅速成为农村基层管理者和受农民欢迎的科技骨干,为在校生就业观的树立起着十分积极的引导作用,学校也在培养新农村建设者的过程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