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安徽省涡阳县城西镇俞庄村的村民们再也不用为选择作物品种大伤脑筋了。“刘坤的示范园里推广什么品种,我们就种什么品种,肯定能获得丰收。”日前,该村村民高继廷高兴地对记者说。 www.f966.com
刘坤是安徽农大园艺学院1997届毕业生。2000年,刘坤在家乡涡阳县租赁土地,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走上了自主创业、推广农业科技的道路。2002年,他创办了全县首家民营科研机构---涡阳县农作物研究所,以农业科技示范园为依托,开展粮食、蔬菜等农作物的科研开发、良种繁育和推广工作,并成立了同丰种业有限公司。截至目前,作物研究所累计实验小麦、大豆、玉米品种600多个,良种推广面积超过500万亩,推广蔬菜及其他经济作物品种40多个,面积超过30万亩,累计为当地农民增收近2亿元。 f966.com
回首创业路,现在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种子大王”和农科专家的刘坤,感慨万千:“如果我取得了一点点成功,那也是和我的母校分不开的。是农大为我们提供了创业的知识平台和实践技能。”回首创业之路,刘坤对母校充满了感激之情。
前不久,安徽农大在对近百家用人单位跟踪调研时,听到最多的评价就是农大的毕业生不仅专业知识扎实,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动手能力强、创新意识强,吃苦耐劳。安徽农大党委书记吕绳振说:“只要有立足农业、扎根基层的理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农业院校的毕业生必将大有作为。”
学农,爱农,方能务农。围绕这样的理念,安徽农大实施了“123”模式的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线,以层次化教学和开放式教学为模式组织教学,搭建起先进的教学管理机制平台、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手段平台、高水平的实验室建设的保障平台,以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安徽农大着力在培养学生的“农趣”上下功夫,组织学生深入田间地头直接参与生产劳动,让学生看到自己的“知识力量”,加深体会农村对农业技术人才的渴求,增强他们对“三农”事业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今年上半年,学校就组织了2200多名大学生参加的“百乡千村行”大型调研活动,深入了解农村发展的现状,增强学习农业知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动力。学校还依托近200个实习实训基地为大学生创业开辟校内“试验田”,开设食用菌开发、标本制作、花卉培育、昆虫养殖、植物病虫害鉴定等多个创业实践小组,每个小组都安排专家进行指导。收获的果实还由学生自己销售,使得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高涨,学习兴趣更浓了。学校还不失时机地从2003年开始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每年拿出专款20万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在农业科学研究上做文章。每年该校学生在农业科技上的创新成果都能达到100多项,瓜果储藏、农用车辆运输保障系统等成果都已经在实践中得以运用。
学校的正确引导,使广袤的田野上四处涌动着安徽农大毕业生基层创业的热潮。时全2006年7月从园艺系毕业后,被聘用为凤阳县首批大学生“村官”。他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指导当地村民种植大棚蔬菜,产品统一销往南京、合肥、蚌埠等地,实现每亩大棚蔬菜年产值超过万元。
据统计,安徽农大每年有近50%的毕业生,活跃在乡镇以下的基层,传播着科技兴农之火,创造着农村与个人紧密相连的发展之路,在广阔的田野上放飞着他们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