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尹丹和黄煌这两个“80”后的创业经历,得从4年前,他们创办“桂林丹煌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谈起。目前,他们成立的新公司桂林华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年收入已达1000万元,员工达25人,其中本科以上人数占92%。
初出茅庐:摸着石头过河
尹丹和黄煌2006年7月从湖南中南大学毕业后,考进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系攻读硕士研究生,并成为了室友。
不甘于过平凡生活他们,有着一股天生的闯劲, 在读研初期就萌发了干点大事,甚至是自主创业的念头。
2007年5月,他俩在桂电组建了“绿色梦想创业团队”。而最初涉足环保、利废、节能行业是从在“长沙湘鸿绿色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实习、代理销售该公司产品开始。
这期间他俩走访了桂林周边地区几十家水泥厂,因水泥厂地处郊区,需步行进入,磨破了2双鞋的鞋底。功夫不负苦心人,终于到第三个月时,用他们的真诚和优质产品打动了顾客,成功实现了第一笔销售,逐渐积累了一批潜在客户,他们也逐渐对公司的发展拥有了自信。
经过这关键的半年时间的市场摸索及慎重考虑,他们商定到桂林国家高新区创业园创业,他们创办的第一家企业“桂林丹煌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于2008年1月注册成立,成为桂林大学生创业园内较早入园的一家从事环保行业的高科技企业。
丹煌公司最初始的创业项目:“水泥高效活化助磨剂及煤燃烧催化剂”是长沙湘鸿绿色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的,创业资金由尹丹和黄煌代理产品时挣了一些,三个股东各出一部分筹集起来,创业园提供了免费一年的办公室让公司有了注册地点及经营的场地。这些就是丹煌公司拥有的初始创业条件。
创业之初:酸甜苦辣咸五味杂全
刚刚开始创业的时候,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组建团队,因为没经验,预测不到市场能做多大,也不知道企业需要怎样的人才和如何培训新员工,而盲目招聘,结果导致人浮于事,员工不是用不上就是留不住,半年时间内总共进出了20来人,员工队伍很不稳定,工资还花去不少。第二个问题是,由于不是自主研发,产品更新慢、成本偏高,且无法做到在生产线上现场工艺调配,产品质量不稳定,急需提升自身技术水平,产品效果不稳定导致了前期客户一个个离去。同时,由于没有自己的生产场地,产品全部由外部公司提供,自己没有定价权也无法更换供货厂家,产品拿货价偏高、成本高,销售价也只能定高,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利润微薄。还有流动资金不足等问题,可以说,一开始的他们问题丛生。
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虽然经历了万事开头难,但是他们始终坚信自己创业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通过辛苦努力及艰难决择,他们终于一步步客服了所有困难,成功将公司推上一个新台阶。
经过前期的摔打,他俩终于悟出:不能依赖别人,一切都要靠自己,潜下心来做市场,让公司活下去是致观重要的。他们针对产品质量、技术提升方面出现的问题,找到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相关专业的专家联合攻关,开发出性能更好的且属本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从而稳定客户。针对产品拿货价偏高,公司决定在桂林设厂,自己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2010年8月,他们成立了自己的新公司:“桂林华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公司业务量越大,需要铺垫的资金越多。应对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公司想到去找主管部门桂林国家高新区创业中心援助,创业中心给予的30万元孵化资金贷款,让华越公司运行更顺畅。
至此,公司的组织框架重新搭建,研发、生产、销售、综合事务,财务、法律咨询6个部门被设立。公司员工从最初的3人增加到现在的12人,外聘教授及高工3人,其中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占85%,研发由华越公司牵头,联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在2010年底终于有了自己的两大主营产品,高效活化助磨剂和煤用催化剂,2011年8月,公司的高效活化助磨剂和煤用催化剂全部通过广西科技厅的成果认定并纳入“生态水泥工艺制造技术推广”范畴并获得了2010年桂林市科技三项的资金支持。公司拥有了自己的实验室,产品不断更新,并根据各厂的生产工艺情况配套最适合的产品,生产方面,租赁了600平米的标准化厂房,年生产能力达到2000万左右,公司现有6人的销售团队,市场覆盖到桂林、柳州、来宾、宜州、河池、贺州、梧州等地近30家水泥企业。2011年销售额接近一千万元,纳税80余万。
创业体验:辛苦并快乐着
创业和成功的梦想隐藏在我们每个人心中,但它需要智慧和勇气。
尹丹和黄煌觉得,要想创业,首先,要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古人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要创业,就先得思考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关键的还是要分析怎么做。其次,要做好吃苦承受挫折的准备。凡事不会一帆风顺,要创业,就会承担更多更重的担子。遇到挫折就退缩,那不是创业者应有的表现。再次,要懂得抓住机遇。要创业就得分析时势,看准时机。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辛苦也是快乐的。”回首创业经历,他俩都有感而发。创业是艰苦的,但也是精彩的,创业丰富了他们的阅历,使他们过的更充实和快乐!